麻里巴秘境走廊充分體現了東源部落豐富的人文與自然生態風貌,獨一無二的文化與生態特色值得一一尋覓探訪

東源村是牡丹鄉境內最晚進成村的地方。族民係屬tjakuvu kuvulj群,昔時原住在枋山溪上游地帶的tjuljasuaq部落,漢人稱之「外麻里巴社」。因故於 1938日治時期分別遷移至本縣獅子鄉枋山下游及台東縣達仁鄉,另一部分約40戶約於1940年(台灣光復前)前也移到牡丹鄉境之牡丹溪上游,距牡丹村約四公里,並入牡丹村行政區域內。地名暫稱「新牡丹」或稱「牡丹村新開路」,至民國1956年元月1日,因人口增加,方獨立設為「東源村」。村民仍自稱沿用「舊地名maljipa」。

屏東縣牡丹鄉東源社區導覽解說隊

屏東縣牡丹鄉東源社區導覽解說隊

水上草原、東源湖、野薑花季、排灣族風味餐、生態文化解說、森林音樂會、民俗植物應用、下午茶、國家重要濕地
*****後續將加入夜間生態導覽與星空導覽解說,敬請期待!*****
Email:maljipa945@gmail.com
麻里巴(maljipa)部落居民遷移史西元1939年(民國28年)4月12日,因生活環境的影響,及日本人高壓政策之下迫使先民由原住地高雄洲潮州郡外麻里巴社(現今屏東縣枋山溪上游)分別移民至屏東縣獅子鄉楓林村及台東縣達仁鄉安朔村。當時約有四十戶人家,在陳村誠(ruvaniyau buraq)及廖重吉(kavulungan vacuw)兩位長老的率領下,定居於牡丹鄉牡丹村東北方附近,俗稱新牡丹社。開闢新部落,也因為牡丹村(sinvautjan)頭目(mazazangiljan)林吉牡先生(kavaluan kalapiac)主動招集牡丹村青年全力支援東源麻里巴部落居民開墾建屋贈送芋頭.小米和穀稻種。 在遷村之初,當地居民因念及昔日舊社,又因第大多數居民皆來自麻里巴山系的外麻里巴部落,因此赤以麻里巴來稱呼此居住的家園。直至1945年才改稱為[東源部落],隸屬於牡丹鄉之行政區域範圍。爾後,再於西元1956年(民國45年)元月一日正式設村,成為一獨立村里行政系統。其部落居民之傳統衣著,與同排灣族的牡丹居民有著明顯不同。 
選單